当前位置:初衷红昕 > 红色故事 > 红色故事 > 红色故事

延安大学成立的历史缘由

发布时间:2021-06-11   点击

通过合校方式整合资源,三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成为历史必然;解决高等教育办学规范化问题,是中央合校成立延安大学的又一重要理由;把知识分子培养成为满足革命和建设事业需要的各行各业专门人才,是合校成立延安大学,并使之走向规范化办学的目标追求。

延安大学成立的历史缘由

延安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41年7月30日,经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决定将青年干部学校、中国女子大学、陕北公学三校合并,命名为延安大学,吴玉章为校长。此次合校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次尝试。

培养革命干部

抗战初期,大批革命知识青年怀着满腔热情和崇高理想,冲破重重封锁,涌向革命圣地延安。据不完全统计,仅1938年5月至8月,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赴延安的知识青年就有2288人之多。这些知识青年迫切要求学习革命的理论和本领。中国因势利导,在原有抗日军政大学基础上,于陕甘宁边区先后创办了陕北公学、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等20余所高等学校。办学初期,“几乎每天都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到陕北公学来学习,几天就可以编成一个队”。皖南事变前后,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严禁革命青年奔赴延安,各校人数骤然下降。

由于军队扩充、根据地扩大,各党政机关、军队、根据地建设迫切需要人才。上述学校将学员进行短期培训后,迅速派赴到各地开展边区建设、抗日救亡等工作。陕北公学自1937年8月到1941年8月,“先后培养了一万三千多名革命干部。其中百分之八十以上奔赴敌人后方去从事抗日工作,有的直接领导游击战,有的做了县长;约有百分之十在边区各个部门工作;约有百分之十到大后方工作”。这样,在生源下降的情况下又有大批学员离校,各学校学员数量急剧减少。

学员数量的不足,导致学校出现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整合现有高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学,成为摆在党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1941年7月2日,“改革中央组织机构与筹备总供给委员会”会议决议,同意洛甫同志提出的青干、女大、陕公等合并成立大学的方针。7月30日,延安大学成立。之后,延安大学的组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招生少而精

延安时期,中国领导的陕甘宁边区经济基础非常薄弱,高校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学校免收学费,支出基本靠财政负担。“没有讲堂,没有饭堂,没有自习室。同学们除了晚上在窑洞里睡觉外,整天都在露天活动。到了寒冬季节,冰天雪地,气温降到零下20度,大家还是在露天上课、读书、吃饭。”“睡的是草铺,一个小组一盏小煤油灯。”如此办学条件,无疑影响学校规范化办学进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随着国共摩擦不断升级,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封锁政策,边区经济负担加重,根据地的供给能力减弱,中国的抗日战争到了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通过合校方式整合资源,三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成为历史必然。即便是在合校情况下,边区政府的经济状况也难以供给。1941年12月,中央不得不调整高校政策,明确了“为实现各校具体目的,使党的有限精力财力收到最大效果,各校对招收学生应采取少而精的原则”。

养成伟大品格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虽然高校林立,但基本以政治教育为主,渗透适当的业务知识。陕北公学教学计划的安排原则是七分政治、三分军事。泽东青年干部学校主要以政治理论知识和青年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为主。中国女子大学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妇女运动等基础理论。这种“短平快”办班模式的弊端日益为中共中央领导所认识。1940年,中共中央干部教育部副部长罗迈(李维汉)在《预祝1941年延安干部教育的胜利》一文中,明确提出干部学校正规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解决高等教育办学规范化问题,是中央合校成立延安大学的又一重要理由。1941年8月28日,《解放日报》发布三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的消息,“限于8月底将原有三校结束,并将延大筹备就绪,闻延大学制将延长,使成正规大学”。1941年9月22日下午,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首任校长吴玉章讲到:“在我们革命的地方,过去因前方需要六个星期就训练完毕,只学会一般革命的基本课程,近两年还是如此,还是很空虚。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做不好事情……今后要培养能做事的了解中国国情的青年,大家要努力学习科学和外国语。”

1942年3月1日,吴玉章阐明延大的教育目的“不但在专门技术和知识的获得,且更应注意养成学员的伟大品格”。9月21日,在延大成立周年纪念大会上,吴玉章再次强调,“我们延大今后不应当只是学科学的学校,而应当是学做人的学校”。

办学不脱离实际

把知识分子培养成为满足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需要的各行各业专门人才,是中国合校成立延安大学,并使之走向规范化办学的目标追求。194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徐特立在讲话中表示:“前进的政党要把握政治,也要把握技术,旧的政治第一的口号应该废除,今后政治与技术都要把握。”12月17日,《中共中央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提出,“凡带专门性质的学校(例如军事的、政治法律的、财政经济的、自然科学的、文艺的、师范教育的、医学的等等)应以学习有关该项专门工作的理论与实际的课程为主。文化课、政治课与专门课比例应依各校情况决定之。一般说来,专门课应占百分之五十(不须补习文化之学校,则专门课应占百分之八十),文化课应占百分之三十,政治课应占百分之二十。坚决纠正过去以政治课压倒其他一切课目的不正常现象”。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延安大学的合并并未终止。194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学干部学校合并,名称仍为延安大学;1944年4月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延安大学与行政学院合并,八大院校合并的延安大学成立,奠定了延安大学作为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地位。

1944年5月24日, 在新成立的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政治、经济、文化,是我们延大学习的内容,一定要学好,要会做这方面的工作,要为实际服务,不搞教条主义,不脱离实际。”由此,开启了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规范化的征程。

 

下一篇:没有了